驻瑞士大使耿文兵接受瑞主流媒体《时报》专访
2019-04-19 02:37
  2019年4月16日,驻瑞士大使耿文兵接受瑞主流媒体《时报》专访,所谈内容如下: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毛雷尔主席将赴中国参加“一带一路”峰会,这次峰会的目的是什么?

  耿大使:很高兴与你见面。关于本届“一带一路”峰会,如你所知,2017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当时不少参会国家提出将论坛坚持办下去,以体现共商的精神。所以中国决定时隔两年后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本届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主要目的首先是进一步统一理念。理念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例如怎样实现平等尊重、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等。其次是确定一些重点,“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第三是探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双边、第三方及多边合作机制。此外,与会各国领导人还将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进行阐述。

  本届论坛将有近4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比上届规模更大、规格更高,此外还有2000多名国家、企业代表出席金融、企业、贸易等分论坛。瑞士经济事务国秘贾蓓、国际金融事务国秘斯托费尔等将出席有关分论坛。在“一带一路”合作上,中国高度重视瑞士。首届论坛邀请时任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出席,今年我们应瑞方请求,不仅邀请联邦主席毛雷尔出席论坛,而且还邀请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体现了中国对瑞士,对瑞士联邦政府及对毛雷尔主席本人的高度重视。

  记者:毛雷尔主席有没有与中国国家主席会谈的机会?瑞士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吗?

  耿大使:国事访问是包含欢迎仪式、正式会谈和国宴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认为瑞士早已加入了“一带一路”合作。瑞士是最早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之一。亚投行目前已有92个成员国,近期德国发布的一份报告对亚投行的效益作出了积极评价。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方面,瑞士官方和民间积极性都很高,不少企业都主动融入进来,例如冯托贝尔银行就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了一款“一带一路”金融产品。瑞士保险、再保险集团等都愿积极参与。除了双边合作,瑞士在第三方合作上表现也很突出。第三方合作可能成为未来中瑞关系中一个新的亮点。如果一切顺利,本届论坛期间,两国财政部有可能就“一带一路”倡议达成第三方合作协议。

  说到亚投行,我想强调的是,银行的资金是要投入项目中才可能产生收益。亚投行是股份制银行,资金投入什么项目,需要股东们进行讨论。亚投行行长是中国人,但副行长很多是欧洲人。瑞士向亚投行投入7.06亿美元,现在已经开始收益,有收益、有分红,这就是共享。

  记者:瑞士是少有的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国家,您能否谈谈中瑞贸易往来及中瑞自贸协定?

  耿大使:中瑞自贸协定自2014年实施以来,双方利用率都超过40%,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协定。去年中国使馆组织中瑞专家,依托圣加伦大学对中瑞自贸协定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评估,对中瑞各100家企业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瑞自贸协定的正面评价率高达100%。此外,该协定也切实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协定实施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几乎翻倍,去年达到400多亿美元,其中瑞士对华顺差达300多亿美元。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向瑞提出贸易不平等的问题。瑞士产品只要符合中国市场需求,我们就愿意进口。去年,中国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目的就是扩大进口,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的需求。中瑞两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立场一致。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粮集团、中远集团都在日内瓦成立了分公司。中方未来是否有意愿将日内瓦打造成贸易集散地?

  耿大使:这不取决于我们的意愿,而是取决于日内瓦的营商环境。我们支持日内瓦州、市政府维护日内瓦国际化城市地位的努力。当今世界,很多城市都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和改善营商环境是很多国家政府面临的任务。

  记者:十年前,中国银行曾进入日内瓦并打算开设分行,但最终没能实现。近一年来我们听说另一家大型中国银行正在筹备进驻日内瓦,您有更多消息可以透露吗,大概还需要多久?

  耿大使:中瑞双方都持积极态度,正在尽力推动。我本人和日内瓦州政府也积极支持,相关准备和审批程序还没有完成,还需要时间。

  记者:您认为此事的障碍是在瑞士还是中国方面?

  耿大使:不存在障碍,而是时间问题。相关银行对在境外开设分行要作出充分评估,也要取得银监会等政府部门批准,瑞士方面也需要FINMA审批。我相信不会等太久。

  记者:两国经济往来呈良好发展态势,但联邦移民局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瑞士在华长居侨民持续下降,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中国在瑞侨民数量如何?

  耿大使:瑞士在华侨民减少的具体原因我不太清楚,你可以找瑞士人了解一下。可以肯定的是,中瑞经贸合作深化加快了人员往来,中瑞之间每天都有数个航班往返,国航、海航、川航等中国航空公司都开通了瑞士航线。人员往来的便利化也许是长居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在瑞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但长居侨民数量在减少,可能是因为瑞士生活成本较高的原故。

  记者:中国人赴瑞旅游人数的发展趋势如何?

  耿大使:2017年我们举办了中瑞旅游年,对旅游业推动效果很明显。2018年来瑞旅游的中国公民达130万,同比增长7%以上。同时,中国旅客消费能力远超其他国家游客。瑞士制造的奢侈品对中国人吸引力很大,高端产品对华出口额连年增长,巴塞尔等大城市钟表珠宝商店都专门安排了中文标识和中文导购员。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与《世界周报》合作开启了大使专栏,引起了很大反响。您为何选择西藏为首篇文章主题?

  耿大使:正如《世界周报》总编古博尔在导语中所说,他为我提供了一个平台,邀请我阐述中国的观点和看法,我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瑞士媒体属于西方媒体,不客观的负面涉华报道还是较多。因此我很感谢《世界周报》给我这个机会。
  选择西藏作为第一期主题是因为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我们需要让人们知道这60年里西藏发生了什么。西藏完成了从农奴制到文明社会的转变。我想你们应该不会赞成农奴制,而是赞成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瑞士存在“藏独”势力,这是事实。不少瑞士人不了解西藏,认为西藏文化已不复存在的说法较多。2017年5月我去了西藏,那里平和繁荣的景象令我印象深刻。我知道这篇文章会让“藏独”分子不高兴,但我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客观介绍西藏的发展进步。我告诉《世界周报》,这篇文章不涉及政治问题,就是用事实说话,以后的每篇专栏文章也都是讲事实。

  记者:很多在瑞藏人读了这篇文章都表示很震惊。您如何看待达赖访瑞的问题?瑞士政府接收流亡藏人的做法会让您震惊吗?

  耿大使:我相信不是所有在瑞藏人都感到震惊,也有不少藏胞对于西藏今日的成就感到高兴和欣慰。谁都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好,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我不相信他们愿意看到西藏人民生活在艰难困苦中。向往美好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那些迄今还在谋求西藏独立,搞倒退的人是不可能得逞的。过去中国积贫积弱时,西藏尚且在祖国怀抱中,中国发展到今天,西藏还有可能被分裂出去吗?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摆脱贫困。

  记者:瑞士政府在接收藏人方面的政策和做法会让您担忧吗?

  耿大使:我不想公开评价瑞士政府的政策,希望两国发展双边关系能保持协调的步伐。我是友好大使,我的使命是做双边友好工作。

  记者: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欧委会近期一项文件中称中国是“推动民主替代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中国政府如何回应?

  耿大使:中国政府的官方回应你可以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查询发言人的表态。下面我和你谈一点我的个人看法。中欧应当加强合作。当今世界不确定因素增多,中欧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在合作框架内搞竞争不是坏事,中欧应在合作的框架内开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益竞争,而不是在竞争的框架里搞合作,这是不同的概念。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对欧关系,中欧合作面远大于分歧。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但中国不这样认为。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向欧洲学习的40年,我们向欧洲学习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主观上,我们不愿与谁竞争,而是提倡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发展对欧关系是中国的重要外交政策。多年来中欧之间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中欧关系仍然发展得很好。

  记者:那么中美关系呢,贸易摩擦持续一年之久,中美打算如何解决?

  耿大使:中美贸易摩擦近一年来,谈判进行了好几轮,我们很高兴看到双方立场越来越接近,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中国希望美国说话算数,信守承诺,双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以推动中美合作向前发展。西方媒体只看到中美之间的摩擦和分歧,但你们可能忽略了中美之间的密切往来,经济合作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程度远超过外界想像。去年一年,中美人员往来达560万人次,平均每17分钟就有一架航班往返于两国之间。我们希望美国以正常心态看待中国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依然较大。我们不会挑战美国世界头号大国的地位。未来20年到30年,中国的关注重点始终在国内,我们认为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和全人类的贡献。

  记者:无论对欧还是对美,中方都释放了很多善意。那么您如何看待华为在欧美的遭遇?
  耿大使:华为过去没有处于领先地位,前面还有参照物。现在做了领头羊,便受到质疑和打压,我们认为这样是不公平的。华为就是一家民营企业,中国政府保护和支持自己的民营企业发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都像保护自己国家公民一样保护自己国家的企业。希望国际社会以正常心态看待一家企业的发展。至于对华为产品安全性的质疑,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近期连特朗普总统也公开在推特中承认华为在5G技术上领先美国公司。国际社会需要适应中国在某个科技领域领先的事实。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政府此次对华为的打压和炒作反而大大提高了华为的知名度。我们中国人善于辩证看待问题。

  要丢掉成见看待中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可能事事尽善尽美,对待中国要有信心、耐心和包容心。要相信中国在向前发展,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要有这个信心。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和56个民族的大国,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对中国的发展需要耐心。中国当前处于特殊历史阶段,要解决近14亿人口脱贫,这一任务还很艰巨啊!2049年,我们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任务将更加艰巨。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看中国不仅要看历史、看过去,还要看未来、看发展。中国与西方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宗旨均不同,对于中西方的不同之处,需要外界体现出包容心。

  记者:今年5月4日将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这是中国首个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1989年学运有启蒙关系。中国将如何纪念这个重要事件?

  耿大使:五四运动与“八九学潮”在背景和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的合法权益在巴黎和会上完全没有受到尊重,导火线是德国在中国侵占的利益被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贫穷落后的国家,主权完全不被尊重,因此学生们发起了反侵略、保主权的救亡图存运动。关于1989年的风波,你们的主编也向我提过这个问题。你本人也非常喜欢提这类问题。我想强调的是,当时的事态是有外部势力介入的,他们利用了学生的一些不满情绪,企图推翻中国的基本制度。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中国还会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和今天的大好局面吗?每个国家都有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向前看,关键还是结果。

  很高兴今天与你谈了这么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联邦大使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