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就涉疆问题和中瑞关系再次接受瑞士意大利语国家广播电台专访
2021-02-18 17:25

  

    2021年2月15日、16日,瑞士意大利语国家广播电台连续两天播出对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就涉疆问题和中瑞关系的采访。这是王大使近日继接受瑞士法语国家广播电台(RTS)专访后,第二次就涉疆问题接受采访。瑞士意大利语国家广播电台对王大使采访全文如下:

  问:中国始终拒绝关于对维吾尔族人“文化灭绝”的指控。但是新疆的教培中心是存在的。这对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您能否向西方观众解释中国正对维吾尔族人做的事情?

  王大使: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说法,我们在新疆设立的并非“再教育营”,更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集中营”,而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教培中心属于学校性质。简单地说,就是针对新疆反恐、去极端化的实际需要,为学员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去极端化等课程内容的地方。到2019年10月,教培中心学员已经全部毕业。目前新疆没有一个教培中心。

  你说西方人对此很难理解,事实上,设立职业技能教培中心这一举措是响应和落实联合国提出的号召,利用发展、教育等资源遏制极端思潮。同时也借鉴了包括很多西方国家在内许多国家的做法。据我了解,在美国、英国、法国都有类似的“社区矫正”和去极端化中心。瑞士在去极端化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新疆教培中心与这些项目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目的是为了根除极端主义,防止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完全合理合法。

  至于你提到的“文化灭绝”,中国政府非常注意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都得到法律保障。在新疆大街上,无论是广告牌、路牌的文字,还是建筑样式,或是饮食习惯,都能体现出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特色。在新疆的学校,汉语和维吾尔语都是正常使用的教学语言,新疆少数民族文字得到广泛使用、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保护。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新疆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新疆根本不存在“文化灭绝”情况。

  问:为什么维吾尔族人要被“再教育”,他们有什么问题?

  王大使:上世纪90年代起,在分裂主义影响下,新疆极端恐怖主义势力大肆实施恐怖活动,给新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暴恐分子共制造了数千起暴力恐怖事件,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设立新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的目的就是根除极端主义思想,从源头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教培中心的设立主要是针对有恐怖主义背景的少数人。

  进入教培中心的学员有三类:一是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二是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有现实危险性,尚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主观恶性不深,能够认罪悔罪,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自愿接受培训的人员。三是因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被定罪处刑,刑满释放前经评估仍有社会危险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在刑满释放后进行安置教育的人员。

  新疆自治区政府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成效是显著的,过去四年新疆没有发生一起暴恐袭击事件。教培中心通过普及法治、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创造就业机会,使那些受到极端和暴恐思想影响的人尽快回归社会,和别人一样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

  问:在欧洲有一些新疆人自称在教培中心受到虐待,而不是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您有何回应?

  王大使:一些人自称在新疆受到“虐待”后出逃到欧洲、美国的维吾尔族人,他们“积极”地写书、接受采访,讲述自己在新疆的所谓“故事”。但他们所说的完全不是事实。截至2018年,新疆有大约1272万维吾尔族群众。如果想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不应该仅仅听几个出逃到欧洲和美国的人讲的“故事”,而是应该听听新疆一千多万维吾尔族同胞讲的故事。新疆职业技能教培中心根本没有虐待学员。面对外界诽谤,很多教培中心的学员也站出来作证,讲述了自己在教培中心的真实故事,这些材料我们也可以向你提供。

  问:在欧洲,有一些中国籍维族人称家人完全失联,对此您如何解释?这是否是对批评中国政府的人的报复?一些在瑞士生活的维族人对自己留在新疆的亲人表示担心,其中一些人称他们的亲人已经失联多年,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大使:新疆从未限制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同胞的出行自由,更从未限制他们与境外亲属之间的通讯联系。一些反华势力蓄意炮制耸人听闻的话题,上演污蔑抹黑中国的闹剧,无非是出于遏制打压中国的险恶用心。

  所谓个别海外疆籍人员声称的与疆内亲属“失联”,都是故意编造的谎言,我可以给你举两个例子:

  一是“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曾报道在澳居住的中国公民艾孜买提·吾买尔与疆内的父亲、继母、三个兄弟、两个姐妹和20多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失联”。但经核查发现,其在华所有亲属均正常生活。

  二是2020年2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期期间,“世维会”在日内瓦万国宫前的“断椅广场”展示一系列所谓“受中国政府迫害的维吾尔族人”的照片。后经查证,这些照片为不实信息,是被分裂组织盗取的维吾尔族人员的照片和个人信息,他们在社会上正常生活。

  问:您刚才说新疆不存在上述情况。可否让国际组织派观察员或让记者赴新疆参访呢?

  王大使:新疆是开放的,新疆的一切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没有什么不能看的。我们欢迎各界友好人士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新疆的真实情况,但我们绝不接受任何有罪推定式的所谓“调查”。事实上,过去几年,有许多国际团组到访过新疆。2018年底以来,共有100多个国家团组1200多人,包括国际组织官员、外交官、媒体记者、宗教领袖访问新疆。2019年9月3日至7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赴新疆采访报道,其他国家的新闻媒体记者近来亦到新疆采访报道。

  问:几年前,西藏问题引来国际上的批评。如今,中国解决西藏问题了吗?

  王大使: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怀叵测的美西方反华势力借涉藏问题进行政治操弄,目的是干涉中国内政,企图破坏西藏繁荣稳定。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了解西藏真实情况,越来越理解支持中国的涉藏政策,公道自在人心。

  过去的西藏是农奴制社会,贵族上层阶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底层农奴遭受着生不如死的剥削。农奴主可以随意对农奴进行买卖或进行“割舌头”、“挖眼睛”等迫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从那以来,西藏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西藏各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各项权利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正同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问:人权问题招致越来越多对中国的批评和不信任,一些人声称要对中国施加压力,在瑞士也是如此。您对此有何评论?

  王大使:对中国人权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中国已经实现8亿人脱贫。去年一年,中国实现了551万人脱离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和基层民主体系,切实保障了人民各项权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巨大贡献。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基本的人权,过去中国很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之后经过40多年发展,中国现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我们第一次住上了体面的房子,开上了小汽车,有能力到国外旅游。2019年有1亿中国人到海外旅游,仅到瑞旅游的人数就有180万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在30年前,有人到国外旅游之后,就滞留在当地,不愿意回中国了。现在人们早已没有偷渡到国外“淘金”的欲望,更没有人愿意通过旅游的方式滞留在国外。如果中国真的没有人权,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回中国生活。事实恰恰相反,现在反倒是有不少亚洲国家的人偷渡到中国或在中国非法滞留。他们说中国是一个promising land,可以提供很多机会,他们喜欢在中国生活。

  中国人有没有人权,应该让生活在中国的多数人来回答,而不是让从未去过中国、对中国不了解的人回答,也不能让少数虽然生活在中国或者有中国经历,但怀有别有用心的政治目的的人来回答。比如,不能仅听流亡在海外的反华人士及之前所说的新疆极端分子的叙述,而是应听听广大中国人民和广大新疆维吾尔族同胞怎么说。

  包括欧洲国家在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人权方面能做到尽善尽美。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认为,在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每个国家都有责任、有义务首先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改善本国的人权状况,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一味对他国横加指责,更不能以“人权教师爷”或“双重标准”对他国人权事务妄加评判甚至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问:关于中瑞关系,请问大使先生如何评价当前的中瑞关系?

  王大使:当前中瑞关系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去年两国庆祝了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瑞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多边场合的沟通协调也越来越多,“平等、创新、共赢”已成为中瑞关系最鲜明的特征。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双方互帮互助,加深了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特别是在经贸领域,我们的合作成果丰硕。去年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下行压力大,中瑞经贸合作则势头不减,其中出现了三个逆势增长。一是瑞士对华直接投资增长6%;二是瑞士对华出口增长10%;三是瑞士自中国进口增长8%。这充分体现了中瑞经贸关系的韧性和巨大潜力。我坚信,只要双方秉持“平等、创新、共赢”的原则,中瑞关系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两国务实合作还会取得更大发展。

  问:欧洲有一些人在批评中国,甚至瑞士外交部在思考针对中瑞关系调整立场,对中国持更强硬态度。您是否担心中瑞关系出现变化?您是否对此施压以维持现状?

  王大使:我作为中国驻瑞士大使上任5个多月来,拜会了不少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界人士,也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坦率说,我从媒体上看到的情况和我同瑞士各界人士实际交往的情况有所不同。确实,瑞士有一些议员、非政府组织不断批评、抹黑,对两国开展正常合作提出质疑。上述批评和质疑经过媒体炒作,无限放大了批评声音,好像批评中国就是对的,凡是中国做的就是错的,这导致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越来越多。通过拜会,我的感受是,瑞士政府各层级官员和各界人士都能较为客观地看待中国,均表达了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意愿。

  中瑞两国相距遥远,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较大,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妥善处理分歧。有些人在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毫无事实依据的指责,试图干涉中国内政,这是我们绝不接受的。另外一些人是囿于双方发展阶段、社会制度不同对中国存在误解,这些分歧我们可以通过相互沟通、不断深入了解来化解。而最好的了解方式还是到中国去看看,看看中国是否真像西方媒体上报道的那样问题重重。我相信,只要去过一次中国,肯定会有新的感受与体验。我们崇尚让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听信个别人的一面之词。

  问:瑞士外交部正在草拟出台“中国战略”。您就此会见过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吗?

  王大使:前不久,我拜会了卡西斯联邦委员兼外长。我们就双边关系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坦诚深入的沟通,共同表达了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中瑞关系的愿望。我们注意到瑞方正制定“中国战略”,我希望瑞方能基于两国70年双边关系友好发展的事实和基础,以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出发点,通过“中国战略”发出积极信号,正面引领中瑞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在中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关系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问:大使先生,正如您所说,中国和欧洲相距遥远,文化历史也不相同,你觉得欧洲国家以及瑞士,能从中国身上学什么?

  王大使:中国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勤劳,二是节俭,三是讲信用,四是守纪律,五是尊重他人。正如我刚才所说,西方有西方的发展道路,中国有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从西方国家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西方也可以从中国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我们主张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但我们并不赞成不顾他国国情、照搬照抄、逼迫学习。比如吃饭时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刀是一种武器,我们也没有因此批评西方人“野蛮”。我们认为,通过不断地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讲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互尊互信,和而不同”。作为新任中国驻瑞士大使,我对中瑞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是充满信心的。

  下阶段我的一项工作重点是,推动更多瑞士人去中国旅游参观,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相信能对中国有更加全面、真实、客观的认识。(完)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联邦大使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