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廷大使应邀出席瑞士作家沃瓦雷新书发布会并就中国文化发表演讲
2022-08-30 22:29

8月26日,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应邀出席在苏黎世大学举行的瑞士知名作家沃瓦雷新书发布会并就中国文化发表演讲。使馆文化参赞向世海、教育参赞侯健陪同。新书发布会共有60多名热爱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参加。

沃瓦雷是瑞士知名汉学家,两次入选瑞士名人录,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论文和著作。其最新发布的著作《天与人——中国的天文学与古代史》主要论述了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易经》中蕴含的自然哲学;《光从东方来?关于中国的研究,1976年至2016年》则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欧洲汉学研究的起源、开放后的中国以及当今中国的世界地位等重要问题。

王大使在发布会上就中国文化发表演讲。王大使表示,感谢沃瓦雷先生30多年来潜心汉学研究,为促进中瑞、中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做出的积极努力。汉学家为世界构筑了一个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知识和想象空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汉学家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向在座的各位汉学家致敬,同时衷心祝贺沃瓦雷先生的新书出版。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中国文化的个人看法。

首先,中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倡导“仁者爱人”。另一位儒家代表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主张都是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儒家还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体现,这种思想也代表了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人生境界和政治抱负。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早期到中国的传教士,他们把这一理念带回欧洲,对当地欧洲“神权至上”的思想带来冲击,进而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产生了影响。

第二,中国文化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中国古代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结合、互为依存的整体,人应该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本身。这一思想我想在沃瓦雷先生的《天与人----中国的天文学与古代史》一书中一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第三,中国文化是多元融合型文化,这是由其内在的“和而不同”精神所决定的。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因此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海纳百川以成其大,中国文化因此延续至今、薪火相传。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好坏优劣之争。任何一种文化要得到发展,必须吸收其他文化的营养。谦虚、友善、尊重、包容是中国人对待其他文化的基本态度。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欣然接受他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我们对不同文化友好相处的主张。在这一点上,瑞士与中国非常相似。我到任以来,走访了不少地方,瑞士各地多彩的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多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各个族群彼此尊重、相互学习,成为多元文化和平相处的榜样。

第四,中华民族具有谦虚、好学的美德。与其他文化交流时,不是傲慢、敌视,而是学习、借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使中国文化变得日益丰富和博大。中国人民长期形成的文化认同感,使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紧紧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第五,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在交流互鉴中,各种文明彼此发现、彼此启迪。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化道路。中国和瑞士发展道路不同,文化差异较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彼此交流学习,友好相处。作为中国大使,我愿意促进中国与瑞士之间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文化合作,希望以文化之力,辅民心相通之路,架合作之桥。也期待有更多的像沃瓦雷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通过著书立说,介绍中国文化,为彼此了解做出贡献。

王大使最后表示,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也期待着能有更多关于中国的精品佳作的问世。预祝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联邦大使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